坊子区名胜古迹

  • 坊子区名胜古迹已关闭评论
  • 1,646
  • A+
所属分类:我爱坊子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1.坊子德日建筑群。该建筑群主要建筑位于坊子老城区。分布面积8平方公里,现今保存166处,其中德国建筑103处,日本建筑63处;总建筑面积45245.99平方米,其中德式建筑面积31131.73平方米,日式建筑面积14114.26平方米。这些建筑的客观现实性是其它再造景观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是我省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也是珍贵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2000年4月被公布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爱国教育基地.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穆村水利、交通设施。位于九龙街道原穆村镇境内,有杨庄水渠、穆二水渠、穆三水渠,朱家营水渠、东河下水渠、东风桥6部分组成,均为建于建国初期的用于农业水利的设施。这几处设施均刻有毛主席语录和头像及和毛主席题词。具有浓厚的文革气息和农业学大寨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3.矿井变迁展室。位于新坊矿业公司院内,建于1901年,原为德国炭矿公司官员住宅,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展室建筑及展览内容生动展示了坊子炭矿开采150余年来的历史,见证了坊子百年文明,记录了中华民族一段受外族侵略的血泪心酸史,是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代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2005年与其他德日建筑一并公布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石刻 】

1.竹叶碑。现存于坊子区坊安街道东王松村松竹园内。园依河而建,红砖园墙,竹叶碑位于园正中央.记载了朝廷对明万历一代廉吏许舜民母亲的褒扬。竹叶碑通高2.63米,厚0.19米。首题“圣旨”,碑身刻正文共9行,136字。该石碑代表万历年间的石刻风格与特点,是一座不可多得雕刻艺术品。2000年4月被公布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戒赌碑。位于九龙街道附马营村,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此碑为青石雕刻而成,碑身高1.8米,宽0.5米,厚0.3米,碑文共6行162字。碑文记载:当时赌博盛行,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有志之士鉴于此,共立罚约,指明赌博之害及今后对赌博者之罚。反映了在封建社会时民众有树正气,立新风之举,启迪于后人,警示于当今。(碑文附后)

3.北沟西陈氏旌表碑。该碑位于坊子区凤凰街道北沟西村北,立于宣统元年,碑面高2.46米,碑身高1.89米,右上首题中间题写四个大字“柏节松龄”均为正楷,书法刚劲有力。在这四个大字的右侧的题刻为“钦命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提督衔节制全省军务兼理盐政丁□为”。右侧的落款为“宣统元年岁次乙酉年仲夏元月中瀚谷旦”。在碑身正面两侧还刻有八仙图案,十分精美。石碑正上方为仿抬梁式硬山顶建筑碑冠,碑冠中心有竖匾题刻篆书“圣旨”二字。碑冠高0.36米,上面的龙纹雕刻栩栩如生,而且两侧还雕饰有茶壶和茶碗,显得与众不同。碑座为石质须弥座,座高0.32米,长1.42米。碑身背面为首题“敕旌节孝刘母陈孺人墓表”,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岁月洗礼,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石碑雕刻精美,该石碑整体保存较好,碑冠处有多处破损,其余无较大破损。这块旌表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丁宝桢在山东做了近十年的巡抚,但在潍坊地区的资料却很少见,这对研究丁宝桢以及当时的敕旌制度等都有很大价值。

【古墓葬 】

1.逄王汉墓。位于黄旗堡镇。遗址现存封土高6米。直径约40米。黑粘土和姜干石分层夯筑,夯层约0.15—0.3米,主要反映了汉代文化。

2.夹河套汉墓。位于黄旗堡镇夹河套村。遗址封土残高约10米,直径约50米,黄沙土夯筑。顶部整平。反映了汉代时期的文化。

3.三郎冢。位于九龙街道太公堂村。遗址封土残高约6米,直径约30米,黄沙土夯筑。反映的也是汉代文化,20世纪80年代曾被盗挖过。

【古建筑 】

1.孟氏家庙。位于九龙街道丁村孟家村北,为孟氏子孙祭祀祖先所用。始建于明代末年,清嘉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对孟氏祠堂屋面和灰瓦进行了更换。主建筑为孟氏家庙大殿,占地76平方米,院落南北长27米,东西宽14米,占地约380平方米。正门座北向南,东西两旁各有侧门,正门高约5米,进深3.6米,正上方高悬蓝底金字的“孟氏家庙”匾额,在正门两边各有护卫的石狮,而正门与侧门的翘檐顶各有两个鸱吻。该建筑为北方青砖灰瓦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结构,屋脊正中为宝葫芦顶,两侧鸱尾高0.4米。正前方4根石柱,梁架制作得简练大方,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作风典雅,形制稳健,蔚为大观。近年来,有过多次修缮,使正殿保存较为完好,而在东西两山上方、均有砖雕装饰。大门是丹色,上有突起的鎏金配饰,前有铁质栅栏护卫,木质栅栏里面左右两边各并置两座长方门枕石。上世纪90年代末为最新一次大修,重新更换了檁板,屋内梁架新刷漆,露台上新建了两个石香炉,复制了孟氏优免碑和孟氏支谱序碑。孟子塑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92年重塑按原画像恢复如旧。

2.穆村天齐庙。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穆四村内,始建于元朝至顺年间(1275年),庙整体院落呈长方形,为一进院落建筑群,殿宇13间,占地3.6余亩。现存主建筑天齐庙正殿(天齐殿)为清代修建,坐北向南,面阔9.24米、进深6.67米,高5.6米,中轴线东西两侧为十代冥王殿,清道光24年(1844年)在十代冥王殿南,修建钟楼一座,于上世纪损毁,尚存一座钟楼碑,内有新建为1996年在清代建筑原基础上修建,为(十代冥王殿),碑三座,建于2004年。大殿建筑为北方青砖灰瓦建筑风格,硬山顶,灰瓦筒瓦屋面,抬梁式结构,内部结构保存原貌,整体保存完好,外部墙体已修缮。钟楼碑记立于正殿东南侧,通高1.80米,宽0.73米,厚0.20米。水泥底座高0.46米,保存状况完好。1998年由天齐庙修建委员会用铁箍和水泥进行加固。

3.白羊埠广济桥。位于坊子区凤凰街道双羊社区东白羊埠村西、西白羊埠村东、两村交界处,白沙河中段,是连接原东西白羊埠两村的重要交通要道。横跨白沙河,为上承式实腹石拱桥,雕琢装饰精美,始建年代不详。桥长7米,由3个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宽1.2米。桥宽约2.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桥面用石板铺砌,桥身北侧中间石拱上方题有“广济桥”楷书大字,桥北面中心孔刻有“广济桥”楷书三字,桥南面中心孔上方刻有浮雕神兽趴蝮图案,雕刻十分精美。广济桥建桥碑原位于河西岸边,后被工人搬迁到河西200米处。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二月立。碑高1.80米,宽0.75米,厚0.22米。碑身题刻内容记载了石桥的历史和“清雍正十二年重修,乾隆五十五年重修,同治九年又重修,民国政府民政部门出资修桥”的重修记录。落款“李奎中撰、杨志龢书、石工季裕聪”,均为楷书题刻。

【古遗址 】

1.范家庄遗址。位于坊城街道范家庄村村南,于1981年5月发掘调查,遗址地势比较平坦,总面积为148000平方米,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该遗址面积大,灰层厚,对研究龙山文化的发展演变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鞠家庄遗址。位于坊城街道鞠家庄村西侧,总面积100000平方米,于1973年首次发掘。整个遗址所处地势较高,远看为一南北向的鱼脊形埠岭,文化层平均厚度约1.5米,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文化。

3.院上遗址。位于九龙街道院上村西,遗址总面积53000平方米,地势平缓,土层较厚,周围有连绵起伏的小丘,呈西高东低之状,于1981年3月调查发掘。其文化层厚约1.5米,分三层,下层是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

4.北流遗址。位于九龙街道西北,总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于1980年发掘。东半部以西周文化为主,面积约49200平方米,下层有岳石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文化层平均厚1.5米;西半部面积约105600平方米,文化层厚0.7-1.5米,文化内涵以大汶口文化为主,

5.乐都故城遗址。位于九龙街道罗都屯村。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8年发现,1981年发掘。遗址处在一土埠西南面,为战国-汉时期故城宫殿集中之处。

6.桑犊故城遗址。位于坊城街道泉河头村。西汉时潍地分属平寿、斟鄩、桑犊、乐都四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处建了桑犊城,其南北长1600米,1963年发现, 1966年发掘,文化层厚约0.4-2米,主要为龙山文化堆积和汉代文化。

7.田家汶畔遗址。位于黄旗堡镇田家汶畔村东南方向200米,南北长三百米,东西宽二百米,总面积60000平方米,文化性质和年代为商周。在杞城故城东北三华里,西田家汶畔东南一华里,北距田东村100米,南临黄旗堡中学,西有汶水,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杞城遗址。位于黄旗堡镇杞城村西,西北靠汶河,总面积达3600000平方米,主要为春秋至汉代时期的遗迹。该遗址占面积广,文化层丰富,出土文物有陶缸、陶瓮及青铜器、铁镢、石砚等珍贵文物,其中盘龙三足石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遗址的发掘对杞国历史研究能提供较大价值资料。

  • www.fz0536.com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坊子帮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