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教师要充满情和爱、能给予孩子智慧和力量

  • 吴正宪:教师要充满情和爱、能给予孩子智慧和力量已关闭评论
  • 714
  • A+
所属分类:亲子共成长

作为现代教师,要用心去感悟青少年的每一丝变化,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教师要用真心去抚爱孩子,用智慧去启迪孩子,用人格去感化孩子,用权威去约束孩子,使每一个孩子不仅有知识,更有思想;不仅有文化,更有品位;不仅有个性,更有魅力。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数十位青年教师坐在大教室中,静静地等待中国科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来做报告。下午2时整,一位风姿潇洒的女教师走上讲台,黑板上一行醒目的大字跳跃在眼前:儿童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接下来就是她的演讲。

青年教师朋友们: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青少年的老师,还应该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当孩子的内心充满孤独和惆怅时,教师应该走近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尊重他们,激励他们。教师不能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师要读懂青少年心理这本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健康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体验、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以人文精神去感染学生,和他们手牵手共同走过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张梅玲教授,也正是在那次报告中第一次听到 “心理健康”、“支持学习的心理”、“心理体验”、“新型师生关系”、“人文精神”这些新名词。我被她娓娓道来的极富人情味的演讲感动着,不知不觉已经融入她的报告之中。

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

报告中列举的那多的课堂教学实例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吗?我怎么就没想到孩子们喜怒哀乐会与学习数学连在一起呢?凡事都认真的我,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一次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

在过去的课堂中,我面对着无论是勇敢热情、思维活跃、开朗大方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胆小忧郁的学生,常常是“一刀切”地统一要求,千篇一律用“一把尺子”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学生不得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背定义、套公式、记题型,为的是共同达到理想的分数线。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教材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我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学什么,就得会什么。课间巡视,我睁大眼睛寻找的是哪道题答案正确、哪道题答案有误,就连结果正确,中间环节常常少步骤的那几个机灵鬼耍的小花招也逃不脱我锐利的眼睛。然而,我从来没有用心观察过哪个孩子的脸上流露着惆怅和孤独,哪个孩子的目光里有不安和期待。我走进的是学生的中间,而不是学生的心间。我的头脑中潜藏着这样一种意识:我是数学教师,把 1+1 为什么等于2讲清楚了,学生会解题了,成绩提高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学生的喜怒哀乐,学生的心理健康似乎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当时只是单纯从知识系统方面评价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重大影响。

充满情和爱、能给予孩子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那天晚上的学习笔记中,我写下了我的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读懂青少年心理这本书?青少年心理状态对其一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提倡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难道教师的微笑也有学问吗?

带着一个个疑问,我连续听了有关儿童心理学的系列讲座,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似有登高远望之感。它使我走进一个崭新的教学层面,我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教改春风。那份久违了的热情再一次在我的生命中燃起。从那时起,我开始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每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

我开始动脑筋想尽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支持性学习环境。当孩子们的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当孩子们内心充满孤独和惆怅时,我为他们分担忧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我满怀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们,和他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快慰。在学生们的眼中,我再也不是那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现代教师要读懂每一个孩子的特殊心理

正是这“顿开茅塞”的经历,才使我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当初的“小学生 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讲座,犹如在当时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吹进来一缕春风。我的体会是肤浅的,但它是我今天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我教学特色的定位给予了关键性的支持。

我从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到开始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健全性、全面性转变;从过分强调严格划一的统一要求,到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从偏重知识传授、智力开发,到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从偏重课堂教学具体环节程序的设计,到开始向注重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努力。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着与伙伴们合作的过程,体验着亲自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认知、体验、实践”这三个层面互相渗透,整合成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着课堂生活的愉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和谐发展。

教改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师要读懂每一个孩子的特殊心理。要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 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尊重他们不同的心理体验。作为现代教师,要用心去感悟青少年的每一丝变化,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教师要用真心去抚爱孩子,用智慧去启迪孩子,用人格去感化孩子,用权威去约束孩子,使每一个孩子不仅有知识,更有思想;不仅有文化,更有品位;不仅有个性,更有魅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愉悦的心情经历每一天的新体验、新感受,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境界的升华,真正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 | 吴正宪(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教科院儿童数学研究所所长)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 www.fz0536.com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坊子帮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