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教育

  • 节水教育已关闭评论
  • 3,157
  • A+
所属分类:特别关注

节水教育参考资料

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

地球有“水球”之称。“三山七水一分田”,这句俗语,比较形象地概括了地球表面的情况。据权威人士估计,地球上的储水量达3.85亿立方千米,如果把这些水平铺在地球的表面,那么地球就会变成一颗平均水深达2700多米的“水球”。 在大海中航行,尽管波涛将你托起,浪花与你嬉戏,但你却不敢稍饮一点海水,即使你已渴得噪子冒烟,嘴唇干裂。地球上97%的水正是这种目前人类还无法直接饮用的海水。

所以,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早就被人们关注。但是人们经常使用“水资源”一词,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关于水资源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较普遍的说法是指“可以供人们经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水资源。这样,苦咸的的海水就不算在内,连千年难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水资源的现状

一、世界水资源分布

地球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如今的水资源已经是供不应求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大自然本身的缺乏;世界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 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第二,人为的破坏。人类使用水资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形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

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总体匮乏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中国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三)年际变化大

黄河多年平均来水量由上世纪90年代的580亿立方米,减少为现在的535亿立方米;海河流域40多年来未来生洪水现象,永定河流域近10年均为枯水期;2008年南方遭受特大冰冻雨雪灾害。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潍坊市水资源现状

潍坊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看,我市的水资源不足主要为资源性缺水。参考联合国系统制定的一些标准,我国提出了缺水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介于500至1000立方米的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的为极度缺水;300立方米为维持适当人口生存的最低标准。全市天然水资源量为27.28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98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2200m3的七分之一,在全省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0.59亿m3,人均仅为225m3。根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全国有13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每年缺水约60亿立方米。而我市年均缺水近6亿m3,约占十分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其它方面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工程性缺水,多年平均有5.9亿m3地表水径流入海,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监测投入不足、设施不系统,调度不及时等诸多因素,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性缺水。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剧了缺水的严重性,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流、湖泊;同时,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随地表及地下径流排入水体,污染水质。靠近城市的河流,绝大多数已经成为纳污河道,不仅破坏了水源,而且污染了环境。2012年监测表明,水库水质总体较好,河道水质污染较严重。在评价的24座大中型水库中,水质为II类的2处,占监测总数的8.3%;水质为III类的21处,占监测总数的87.5%;水质为IV类的1处,占监测总数的4.2%。在评价的22处监测河段中,水质为III类的7处,占监测河段总数的31.8%;水质为IV类的5处,占监测河段总数的22.8%;水质为Ⅴ类的1处,占监测河段总数的4.5%;水质为劣Ⅴ类的9处,占监测河段总数的40.9%。

我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安全保护设施建设滞后,在污染控制和排污口整治、清污分流、污染底泥清淤、水源地的隔离防护、水源地生态屏障等方面长期缺少必要投入,工程建设滞后。

我市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严重。大多数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在山区,水土流失在输送大量泥沙淤积水库的同时,也将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带入水库,造成水库水体的富营化。据调查,水体中的氮磷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已是刻不容缓。

我市地下水污染、超采也较为严重。在评价的46处地下水井点中,水质达标(以Ⅲ类为标准)的井点有16处,占监测评价井点总数的34.8%;水质为IV类的7处,占监测评价井点总数的15.2%;水质为V类的23处,占监测评价井点总数的50.0%。我市地下水主要开采层的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末我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1610km2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已发生海水入侵和原生咸水入侵。由于地下水超采,加速了浅层地下水污染向深层扩展。

我市的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决定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市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自然地理概况

潍坊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61.9mm,降水多集中在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3.3mm,占年降水量的71.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平均降水量1251.1mm,最小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76.2mm,丰枯极值差为874.9mm。在区域上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本市境内水系发育,河流众多,有名者多达百余条,大都发源于南部山丘区,除诸城境内有南流小河外,其余均向北独流入渤海莱州湾。受地理位置决定,境内河流均为季风区雨原型河流,因此,大都源短流急,雨季流量大,枯季流量小甚至干枯。

区内主要的河流水系有6条,自西向东以次为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其它河流均为上述河流的支流。过境河流只有小清河。

潍河故称潍水,建国后称潍河,发源于沂水官庄乡箕山之泉沟,干流全长246km,流域面积6543km2。境内全长186km,流域面积5480km2。潍河经沂水北部进入本市,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昌邑6市区,从昌邑夏营镇入渤海莱州湾。潍河支流较多,主要的支流是汶河、渠河。

汶河发源于临朐沂山东麓邹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临朐、昌乐、安丘、坊子4县市区,于坊子区穆村镇小沼于家村入潍河。全长109km,流域面积1646km2。为季节性河流。

渠河原名浯河,明洪武年间开挖河道,拦河引水,灌溉农田改称渠河。发源于临朐太平山西麓,经沂水县北部流入安丘、诸城境内,于安丘景芝镇东北入潍河。全长96km,流域面积1008km2。系常年性河流。

弥河,古称巨洋水,全长1277km,流域面积3877km2。发源于沂山西麓,经临朐、青州、寿光,在寿光市东北部与白浪河口汇入渤海莱州湾。境内流域面积3740km2。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发源于昌乐县鄌郚镇打鼓山。流经昌乐、潍城、奎文、寒亭等,于寒亭区央子镇北部与弥河汇入渤海莱州。干流全长127km,流域面积2374km2。

胶莱河,是元、清两代人工开挖的运河,南起胶州湾,北至莱州湾,由此河南粮北运。有南北胶莱河之分。南胶莱河由平度市姚家村起,向东南流向黄海胶州湾,北胶莱河由平度市姚家村起,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北胶莱河全长130.5km,流域面积3900km2。流经市境内高密市、昌邑市长91km。南胶莱河流经市境高密市长6km,南北胶莱河市境内流域面积2802km2。

小清河,又称新清河(南宋始有大、小清河之分),发源于济南市。向东北流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博兴、桓台、东营流入本市寿光市境内,全长232km,流域面积10572km2,经寿光市流入渤海莱州湾,市境内长37km,流域面积1463km2。该河系常年性河流,是山东省中部一条泄洪、排水、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河道。

(二)潍坊市水资源状况

1、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61.9mm。1980~2000年降水量系列是一个偏枯系列,多年平均降水量559.2mm。比1956~1979年系列多年均值偏少16.4%。

2、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2831万m3,其中,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70329万m3,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51245万m3,多年平均地表、地下水间的重复计算量为48743万m3。

3、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05854万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总量为123366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4683万m3。

4、全市近期条件下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6104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0.7万m3/km2。其中,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7998万m3,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7991万m3,山区、平原间的重复计算量为9885万m3。

(三)水资源特点

潍坊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资源总量小。按2012年底人口统计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25立方米。二是区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区域分布总的趋势是,东南部比西北部丰富,潍河流域比弥河流域和白浪河流域丰富。三是丰枯变化悬殊,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经1952~1997年四十六年统计分析丰水年5~6年发生一次,枯水年平均2~3年发生一次。

1、 年际变化大

潍坊市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历年的降水量因受大气环流等气象因素影响,年际年内变化很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1956~2000年全市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为170329万m3,地下水降水入渗总补给量为151245万m3,地表、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48743万m3,淡水资源总量为272831万m3。保证率75%的淡水资源量为160533万m3,仅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58.9%。保证率95%的淡水资源量为78488万m3,仅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8.7%。由此可知,在没有足够多水利工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丰水年份往往造成大量弃水,枯水年份拦蓄的水量则有限。枯水年份和特枯水年份,即使全部水资源加以利用,水资源总量也不足,特别是遇到连续枯水年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2、 年内分配不均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市年内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使得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由地理位置决定,河流大都源短流急,集水面积较小。全市河川径流量绝大多数集中在汛期(6-9月份),汛期河川径流量的70%以上又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份。而七、八月份的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补给量又多为几场大暴雨形成。枯季径流量仅占极少的部分。由于山丘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较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不够,植被较差,流域涵蓄能力小,因而更加剧了全市水资源的年际年内变化剧烈的特性。

3、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市天然水资源受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地区分布也不平衡。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市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17.2万m3/km2,其中以潍河流域为最大,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19.5 m3/km2,弥河、小清河流域次之,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17.2~17.3m3/km2,胶莱河流域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15.3 m3/km2,白浪河流域最小为14.1 m3/km2。

我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0.7万m3/km2,由于受降水量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其中小清河区为13.2 万m3/km2,潍弥白浪河区为11.0 万m3/km2,都是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胶莱河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为8.7 万m3/km2,该区降水量较小,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调蓄能力较差,是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4、 人均、亩均占有量少

我市水资源总量按人均、亩均占有量计算较少。全市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61.9mm,淡水资源总量272831万m3。按2012年底全市总人口统计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298m3。全市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总量263m3。

各行政区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也不平衡。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诸城市最大为414 m3,奎文区最少为52 m3,其余县市区一般为142~393m3,极值比为8.0。按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总量计算,除奎文区外,临朐县亩均占有水资源总量最大为446m3,青州市次之为338 m3,寒亭区最少为209m3,其余县市区一般为214~280m3,极值比为2.1。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水利建设大都规模小,且主要是以防洪除涝和生活饮水为主,灌溉工程近乎空白。全市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1958年后才开始大量修建水库、闸坝等蓄水工程。1970年以后又开始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和引用黄河客水。

(1)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如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共建成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19座,小(一)型水库89座,小(二)型水库469座。建成中、小型水闸26座,境内主要河道基本上形成层层控制、节节拦蓄。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对全市的防汛减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农田灌溉、水资源合理调配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降水和径流特性的影响,河流中小洪水多被水利工程拦蓄,较大暴雨洪水则多弃之入海。

1989年10月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全市1989~2000年引黄河水总量为1.68亿m3,年平均0.14亿m3,最大年引黄水量0.76亿m3。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①机电井建设现状

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市机井建设进入高潮,机井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1970年全市共有各类机电井15455眼, 1980年机电井发展到59705眼,机井平均密度为10.44眼/km2。至2000年底,机电井猛增到155442眼,机井平均密度为17.5眼/km2。1980~2000年全市机电井净增加95727眼,年平均递增4558眼,机井平均密度增大1.7倍。2000年底,山丘区拥有机电井32581眼,约占全市的21.0%,机井平均密度3.54眼/km2;平原区已拥有机电井122861眼,约占全市的79.0%,机井平均密度28.1眼/km2,是山丘区的8倍,见附表11-2-1。

②地下水开采量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全市1980~2000年累计开采浅层地下水250.14亿m3,年均开采量11.91亿m3。其中工业生活用水开采量为69.52亿m3,占27.8%;农业用水开采量为180.62亿m3,占72.2%。在这些开采量中,平原区开采量为176.17亿m3,占总开采量的70.4%。山丘区开采量为73.97亿m3,占总开采量的29.6%。

2000年全市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14.75亿m3,其中平原区为10.60亿m3,占71.9%;山丘区为4.15亿m3,占28.1%。总开采量中工业生活开采量为3.46亿m3,占总开采量的23.5%,农业开采量为10.17亿m3,占总开采量的68.9%,农村生活开采量为1.12亿m3,占总开采量的7.6%。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统计情况见表9-2。

为了反映全市地下水的开采状况,我们绘制了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图(见附图11-1),从图中可看出,各地地下水开采极不平衡。平原区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23.9万m3/km2。其中小清河区为23.7万m3/km2。潍弥白浪河区28.9万m3/km2,胶莱河区11.9万m3/km2。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山前平原大于河谷平原区,且地区差异极大。

山丘区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4.5万m3/km2。小清河山区5.7万m3/km2,潍弥白浪河山区4.5万m3/km2,胶莱河区为4.3万m3/km2。山丘区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从实际开采率来看(见附表11-3-1),平原区除弥河、潍河河谷平原区外,实际开采率都大于1.0,均以超采,山前平原及潍北平原区已严重超采。山丘区实际开采率都小于1.0,尚有较大的的开采潜力,但大部分地区受开采条件的限制,开发利用困难较大。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表水拦蓄利用程度不高,水浪费现象严重

我市自1958年以来陆续修建了大量的水库、闸坝等蓄水工程,地表水拦蓄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配不均,地表径流的拦蓄利用量年际变化很大,供水不稳定。由于蓄水工程老化,病险水库较多,汛期不能充分蓄水,使得水库多年调蓄能力降低。枯水年份蓄水量小,丰水年份弃水量大,地表径流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引河、库灌区长期以来配套工程跟不上,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使已拦蓄的地表径流量不能充分合理利用,浪费现象较严重。

2、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我市自八十年代以来连续遭遇了十几年的干旱少雨,地表水可利用量较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全市1980~2000年累计开采浅层地下水2595919万m3,年均开采量123615万m3,年均超采近10000万m3。2000年全市地下水年开采量为147463万m3,年超采32780万m3。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咸水入侵等许多不良的环境问题。

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区不断扩展

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始于1980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1980年的5.41m增大到2000年的14.71m,年均增大0.44m,最大年增大达1.62m。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3.20m增大到2000年的29.40m,年均增大1.25m,最大年均增大1.75m,局部地下水位已低于海平面25.51m。

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自1980年起,在平原区先后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不断发展。1980年全市有漏斗区4处,面积265km2,无水位负值区, 1984年发展到6处,面积扩大为885km2,水位负值区面积35km2,1988年漏斗区为4处,面积扩大为1675km2,1995年漏斗区面积达1833km2,水位负值区面积1127km2,之后呈减小的趋势,2000年全市漏斗区4处,漏斗区面积1695km2,水位负值区面积1175km2。

⑵、咸水入侵加剧

由于咸淡水分界线附近淡水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破坏了咸淡水原来的极限平衡,导致咸水入侵。据本次调查,全市自1977年以来至2003年,咸水已全面向南侧淡水区入侵449km2,年均入侵17.3km2。随着寿光~昌邑大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漏斗区将不断扩展,漏斗中心南移,咸水将跟踪入侵,导致咸水入侵加剧。

3、水源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

我市天然水质较好,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大量使用农药等,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不断恶化。从2000年监测数据看,全市大部分河道水质不断恶化,污染水质的主要参数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化学需氧量、汞等。其中,溶解氧超标的河长为391.2km,占总评价河长的47.6%;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河长为713.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86.8%;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的河长为585.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71.2%;氨氮超标的河长为586.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71.3%;挥发酚超标的河长为391.2 km,占总评价河长的47.6%;化学需氧量超标的河长为668.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81.3%;汞超标的河长为493.7 km,占总评价河长的60.0%。

水库水质超地表水III类标准的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其中,2座水库高锰酸盐指数超标,蓄水量为7957.3万立方米,占评价总蓄水量的11.5%;2座水库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蓄水量为1618万立方米,占评价总蓄水量的2.3%;9座水库化学需氧量超标,蓄水量为14296.3万立方米,占评价总蓄水量的20.7%。

根据全市2000年66眼监测井统计,影响地下水质的主要参数为矿化度、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全市所监测的地下水主要为III、 IV、V类水,分别占统计井总数的37.9%、19.7%、39.4%,全市无一眼井达到I类水,II类水仅占3.0%。全市地下水现状水质主要为III、 IV、V类水,分布面积分别为4503、5193、5733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28.4%、32.7%、36.2%,全市无I类水,II类水仅占2.7%。

水资源演变情势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与地下产水的下垫面条件,造成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水质发生时空变化的态势。

4、海水利用率低。

海水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水的直接利用,二是海水淡化。我市海岸线100多公里,由于滩涂面积较大,远离中心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水有很大的局限。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寿光、寒亭、昌邑北部开展了海水养殖,90年代滨海经济开发区利用海水进行工艺冷却,现年均利用3000万立方米。海水淡化方面,滨海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技术研究,可将淡化海水用于公建市政与生态环境,而将浓缩海水用于开发海洋化工产品,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会逐步形成产业化。

5、引进客水量少。

潍坊的主要客水来源为黄河水和长江水,引黄济青工程途经潍坊市,同时该工程又是南水北调向胶东供水的主干工程,因此引用客水缓解本地水资源的不足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潍坊市引进客水增加的供水量仅有1亿立方米左右。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一、 产业结构调整变化

1、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潍坊市产业结构布局。根据水资源规划,依据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工业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积极制定有关措施。尽快制定规范国有资产投资与有偿转让的可操作性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提供有利保障;组建不同类型的投资基金,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扶持节水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的发展。

3、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按照水利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第15号令的要求,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要重点分析建设项目是否满足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否具有低耗水、低排水的要求,产品用水定额和万元增加值的用水定额应符合潍坊市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二、资源与生产力配置布局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比重,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搞好灌区续建配套工作,提高农业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积极发展替代水源,搞好海水综合利用及海水淡化,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行城市一水多用,大力推行中水回用。

积极生产力配置布局。对第一产业的调整要科学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规划,减少耗水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努力构建适宜水资源承载力的农业种植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对第二产业的调整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其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较差,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和着力推进新经济增长带的产业发展,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服务业,要从体制、政策、投入等方面采取强有利的措施,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节水的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节水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认真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编制规划的主线,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规划的基本原则方面重点强调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积极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由此可见,节水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潍坊市用水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节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节水型产业、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被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潍坊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坚持上述原则和用水思路的最终目标就是率先建成局部区域的节水型社会示范市,要构筑现代化城市框架,提升潍坊市的核心竞争力,客观要求必须立足节约用水,建立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因此,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潍坊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由之路。

3、潍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多方示范效应

首先,潍坊市近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节约用水实践经验,现状节水基础较好,试点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不仅可以直接为沿海缺水地区提供示范,而且还能对内地的节水方向产生引导作用。如潍坊学院的节水及污水处理利用、潍坊海龙和恒联纸业公司的分质用水以及污水处理回用等等,节水效果都比较明显。其次,潍坊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实践中的法规、政策、制度、技术、经济、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可以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效果。另外,潍坊市境内河流水系的相对独立和完整也有助于试点实践效果的客观检验和真实评价。

四、潍坊市现状年用水效率与用水指标

2012年潍坊市现状用水量14.9602亿立方米,2013年用水量将控制在19.03亿立方米,2012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17立方米/万元,201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7立方米/万元,2013年控制目标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5%,2012年现状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105.82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62,2013年达到0.645,2012年现状全市节水灌溉率63.9%,2013年将达到66.1%,2012全市人均用水量167.97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73.53L,城镇公共生活人均日用水量70.09L,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47.13L,

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43.4立方米,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20%,远低于发达国家5%~10%的水平,同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9.9%,与发达国家85%的水平还有相当差距。

节水器具普及率在2010年城区达到75%,县市达到60%的基础上, 2015年城区达到90%,县市达到80%;2020年城区达到85%,县市达到75%。

水资源演变情势变化

一、现状条件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演变情势的影响

1、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

我市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地形条件十分有利地表水的开发利用,自1958年以来全市陆续建成了大量各种类型的蓄水工程。这些蓄水工程的建成运行,对河川径流量影响十分明显,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下游河道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年内分配,另一方面,各类蓄水工程的建成运行,使水面面积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增加地表产流量,水面积的增大导致水面蒸发量增大,水面蒸发量增大会改善局部区域的气候条件,从而又会导致水面蒸发量减少,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全市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土壤包气带变厚,使降水量转化为土壤水、地下水的水量增加,是导致地表径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原区沿河道两岸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大低于河水位,增加了河川径流补给两岸地下水的量,使地表水资源量减少。

我市自五十年代开展小流域治理以来,使大量的荒山秃岭逐渐变成青山、粮田,流域植被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减少了流域水土流失,增加了降水的下渗量,也是导致地表产水量减小的原因之一。

2、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

降水量的减少,使得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地表水资源量不足,从而导致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和蒸发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地下水位埋深不断增大,降水入渗补给量也随之增大,但埋深增大到一定深度后,由于包气带变厚,土壤水库容变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则相应减小。我市山前平原区自八十年代以来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大超过了降水入渗补给量的最佳埋深,导致地下水降水入渗补量减少。地下水位的下降一方面有利于河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另一方面由于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减少导致地下水的补给源不足,又使得河道、水库渗漏补给量减少。北部平原区由于持续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大持续下降,改变了咸淡水分界线附近地下水的补、排条件,导致咸水南侵。

3、水源污染造成的影响

降水量、地表径流量的减少,由于大量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渣大量排放、堆弃,降低了河道对污染的置换能力,造成地表、地下水源不断遭受污染,导致水质性水资源量的减少。

二、未来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会与现状有较大不同,如节约用水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将会对未来的水资源情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1、节约用水,实现用水零增长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水资源是有限的,而发展是无限的,未来的用水需求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节约用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的和现实的要求,随着节水型社会的逐步建立,我市将逐步实现用水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我市节水的潜力很大。农业是全市的用水大户,农业要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方式,减少灌溉用水量。工业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积极发展、引进新技术,使用水量降到最低。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2、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地下水质

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治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近年来我市的治污力度不断加大,加之丰水年份地表径流对污废水的稀释、置换,水质受污染的程度不断降低。但由于地表水污染状况还未得到彻底改变,许多地段地下水质仍在继续遭受污染。地下水质污染治理见效后,会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解决部分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3、合理调配、利用当地水资源

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市水资源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因此,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统筹考虑、合理调配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也可解决部分地区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4、充分利用客水资源,

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水环境,在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我市当地水资源的前提下,加大措施调引长江水、黄河水以补充当地水资源的不足。特别是在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长期超采的北部平原区,更应充分利用长江、黄河客水资源进行补源,改善当地水环境。

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

针对潍坊市的缺水形势,为彻底解决潍坊市的缺水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需采取如下措施和途径进行解决。

一、加大拦河闸坝和水系连网的建设,增加雨洪水的利用

我市存在着水资源的总量不足和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年内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占到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并且存在着区域的分配不均,由于拦蓄工程数量仍然偏少且流域间不能有效的进行调蓄,致使境内每年都有大量的弃水入海,经统计年均5亿立米左右,2009年达到了9.67亿立米,因此在满足生态环境一定水量的前提下,大量兴建拦蓄工程和水网工程,加大雨洪水的利用,可有效减缓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不足。

二、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

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是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的重要保障。农业上以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带动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先进管理方式的应用和推广普及,提高农村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质量;生活上推广先进的节水器具和用水方式,继续规范用水器具市场;工业上注重开发使用能促进清洁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的节水工艺和设备,发展节水产业;城市供水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供水效益。

三、推进污水资源化进程

全面实施中水利用规划,加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发展单元式污水处理设施,探索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激励机制,建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化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污水资源化步伐。

四、积极提倡分质供水

优质水用于生活,劣质水用于对水质要求比较低的生产中。并在有条件的地域建设雨污分离系统,充分发挥小型集雨设施的作用。

五、扩大海水利用量,建设海水替代淡水工程

继续发挥沿海优势,制定海水利用鼓励政策,编制海水利用规划,增加海水直接利用量,利用海水进行工业循环冷却,有条件的地方可替代一部分生活用水,同时开发和引进先进海水淡化技术,加快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步伐。

六、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引用客水

引黄济青工程途经潍坊市,同时该工程又是南水北调向胶东供水的主干工程,因此对于水资源不足的潍坊,引用客水缓解本地水资源的不足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七、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民节水

配合工程措施,利用价格杠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治水能力和水忧患意识,积极推进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从经济角度促进全民节水。

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2、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水资源利用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优化。

3、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4、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全面推进“体系完整、制度完善、设施完备、高效利用、节水自律、监管有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5 、节水优先

节约用水突出“节流优先”。提倡“节流优先”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需要,是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的主体方向。

6、 全社会参与

节约用水强调全社会公众参与,节水的目的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要培养人们珍惜资源、高效利用和对水的忧患意识。

二、 基本原则

1、转变用水方式,引导发展方式的转变

积极推行需水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源头控制与末端控制相结合,以节水促减排,减少废污水排放量,改善水环境和生态恶化的状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优化。

2、科学用水,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实行全社会、全方位节约用水,按照区域外调入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用水顺序,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逐步实现分质供水、循环利用、优水优用,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3、合理布局,突出区域建设重点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跨设区市、跨县(市、区)的河流及边界水库的水量分配方案,明晰各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承载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布局,确定不同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各类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突出区域重点。

4、制度创新,规范取水用水行为

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总抓手,依法对各类水资源实行统筹管理调度,全面推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各行业用水行为,实现水资源的有序开发、有限开发、有偿开发和高效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5、政府主导,鼓励全民共同参与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节水型社会建设控制性指标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强化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具体落实相关节水措施;落实各级政府和用水行业的节水减排目标责任,建立绩效责任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自觉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风尚。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健全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规、政策以及水权市场交易规则,合理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在明确初始水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节,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配置。

6、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优化配置,统筹考虑供水用水排水与治污。统筹考虑城乡用水、部门用水,把节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过程与全面节水。坚持节约优先、治污为本、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将取水许可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加强污染的综合治理,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想源头控制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不断改善水环境。

7、坚持流域统筹,促进区域推动。以流域为单元,明晰和分配初始用水权,为流域用水权分配提供依据;根据区域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流域统筹,区域推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以水定产业结构与布局,以水定发展方向,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妥善处理各流域、区域、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山区与平原、近期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生态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关于潍坊市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国实行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立“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按照国家、省、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安排,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实施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到2015年,我市将达到以下目标: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通过实施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水系数提高到0.53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

一、 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管理

认真组织实施《潍坊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潍坊市2010 ~2015年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暂行)》,指导各县、市、区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的开展,把住用水总量关,每个县、市、区用水总量必须控制在可用水量的范围之内,对突破区域可用水量控制“红线”的地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的同时,鼓励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区域之间可以在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水量交易。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水、淡化海水的,则不受规划期用水控制指标和年度用水控制指标限制。

二、 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考虑现状用水水平、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科学划定县、市、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全市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对用水效率等指标实行红线控制管理,把住用水效率关,每个行业都要确定基本用水定额,超过用水定额的,不予办理取水许可审批。

三、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入河排污量控制

严格落实《潍坊市水功能区纳污警戒线划定报告(送审稿)》,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实行红线控制管理,把住纳污容量关,引导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实现达标排放,避免因过度排放加重污染,影响水质安全。

四、完善计划用水制度

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水计划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用水计划下达程序,加强用水监督管理。将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用水户以及公共供水管网中的用水大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扩大计划用水覆盖范围。按照省市制定的各行业相应定额,严格执行按定额取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用经济杠杆控制超定额浪费水现象,完善计划用水制度建设。

关于非常规水源利用重点工程

一、 污水处理回用

潍坊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厂9个,完成总投资5.2亿元,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50.6万吨,实际日处理污水量41.9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58.3%,其中潍坊城区、诸城、高密、青州及安丘新建污水处理厂排水达标,其余的由于处理技术及能力、运用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排水不达标。

2010年至2015年规划完成9个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任务。污水处理达标率2015年70%,2020年90%以上。中水回用目标,2015年30%,2020年60%。2020年全市实现排污管网比较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措施比较健全有效的工作目标。

在各县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排水口周围划定中水回用、经济用水控制单元,按照农灌、景观、热电厂综合利用等各项功能综合分配城市中水。

二、 雨水利用

1、 雨水集蓄利用现状

雨水集蓄利用就是将降雨通过窖、池等工程措施积蓄起来,进行饮用、灌溉。八十年代在潍坊市的青州市、临朐县的西南部青石山区,修建一批水窖,为解决当地的饮水困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集雨工程的作用

潍坊市西南部山区,由于气候、地质、地貌和土壤等方面原因,地表、地下水资源紧缺,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源工程的条件,干旱或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当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然降雨,是这些地区可利用的主要水源。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兴修雨水集蓄工程,配合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对解决干旱缺水山区群众饮水困难、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能有效地解决饮水困难。干旱山区历来农村饮水困难,过去一遇到干旱,就要远距离运水来解决农村饮水。不仅水价昂贵,而且用水纠纷不断。实施集雨工程以后,广大群众修了水窖,利用房屋院落作为集雨工程场地,通过一些净化措施,把降水引至水窖中储蓄起来,以供平日生活之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

(2)能解决当地吃饭问题。集雨工程建设前,干旱缺水地区的群众基本上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集雨工程建设后,利用所集蓄的雨水进行补充灌溉,从而解决了农作物的“卡脖子旱”,解决了吃饭问题。

(3)改善当地群众的饮食结构。集雨工程的发展使水源有了保证,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瓜果蔬菜,不仅能自给,还有剩余。

(4)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由于缺水,许多地区的水土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实行集雨工程以后,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5)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了提高集雨工程水的水质,许多农户改掉了不良习惯,猪、牛、羊实行了圈养,家庭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状况。同时,由于集雨工程区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6)有效地保持水土。集雨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配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促进当地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集雨工程能够充分拦蓄地表径流,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3 、集雨工程规划重点布局

西南部山区根据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结合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和当地经济建设,集雨工程配合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以解决饮水为前提,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因地制宜,宜窖则窖、宜池则池、宜塘则塘、宜坝则坝。北部平原蔬菜保护栽培区,利用温室大棚集雨效果,将雨水集中到蓄水池,进行蔬菜灌溉。城市区雨水利用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生态小区内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和继续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

海水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水的直接利用,二是海水淡化。我市海岸线100多公里,由于滩涂面积较大,远离中心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水有很大的局限。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寿光、寒亭、昌邑北部开展了海水养殖,90年代滨海经济开发区利用海水进行工艺冷却,现年均利用3000万立方米。海水淡化方面,滨海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技术研究,可将淡化海水用于公建市政与生态环境,而将浓缩海水用于开发海洋化工产品,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会逐步形成产业化。

四、 微咸水利用

我市微咸水有两部分,一是存在于咸淡水分界带以南矿化度2—5克/升的地下水;二是咸水区深层淡水受海咸水侵染而成。年开采量约2500万立方米。从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角度出发,微咸水应限制开采。

五、矿井水利用

1、 对潍坊市已建成运行的44座净化水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统一管理,对17座水厂实施技术改造工作,提高运行效率。

2、加快新建 座净化水厂项目,不断提高矿井水的利用率。以满足2015年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0%的奋斗目标。

3、 积极开展矿井水利用科技攻关。针对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矿井水的硬度高、浊度大、铁锰及硫酸盐含量高的特点,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纳滤膜技术、生物活性膜技术、反渗透技术应用于矿井水研究,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以保证把矿井水利用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通过合理适当处理,矿井水不仅可以作为优质的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目前,矿井水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品比较单一,部分处理工艺还不尽合理,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处理工艺,对矿井水进行综合开发,把矿井水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来经营。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随着水价的提高,矿井水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再通过加强节水的管理、供水管网的改造等工作,提高用水效率,使企业水费的支出不断降低,矿井水利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

潍坊市以水资源为焦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总量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生产发展与生态用水之间,区域发展用水之间,都存在极其尖锐的矛盾。同时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水量;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何解决水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才能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才能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道路。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水小常识

人不可一日无水,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此,我们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常识:

一、刷牙

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二、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

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

另外,衣物集中洗涤,可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洗涤剂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

三、洗浴

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时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浪费将十分惊人。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比如脚踏式、感应式等)。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四、洗车

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循环使用。

节水小方法: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是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起研究出一些生活节水小方法:

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二、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三、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

四、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

五、自行车、家用小轿车清洁时,不用水冲,改用湿布擦,太脏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过后的余水冲洗;

六、冲厕所:如果您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可节水4一5kg;

七、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八、家庭洗涤手巾、小对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开水龙头放水冲洗;

九、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龙头冲洗每次每户可节水200kg以上;

十、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

十一、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水近3kg;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节药水4380kg。

十二、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开着水龙头冲,一餐饭可节省50kg;

十三、淋浴:如果您关掉龙头擦香皂,洗一次澡可节水60kg;

十四、手洗衣服:如果用洗衣盆洗、清衣服则每次洗、清衣比开着水龙头节省水200kg;

十五、用洗衣机洗衣服:建议您满桶再洗,若分开两次洗,则多耗水120kg;

十六、洗车: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龙头冲洗,至少每次可节水400kg;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比我国西部的许多地方更为恶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我国近年来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区领导人去以色列访问,但除了进口一些以色列的节水设备以外并无大的收益。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价过低,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无利可图。

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团结起来,从我们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家园!

  • www.fz0536.com
  • 扫一扫加我微信
  • weinxin
  • 坊子帮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weinxin